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产品中心
定制服务
语言

CAR-T细胞的CAR结构中,如何筛选scFv结构,考量因素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5-08-08 浏览量:178

文章来源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漫谈     作者:小土豆豆


在CAR-T细胞疗法中,单链抗体(scFv)是CAR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CAR-T细胞对靶抗原的特异性、亲和力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筛选到一个好的scFv结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抗原结合特性、稳定性、免疫原性、表达效率等。

图片

(CAR基本结构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



对scFv的选择可以有以下过程和考量因素。

1. 靶点选择与抗原表位分析

(1) 靶点选择

肿瘤特异性高:理想靶点应在肿瘤细胞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低表达或无表达(如CD19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

非分泌型抗原:避免靶向可溶性抗原(如某些细胞因子受体),否则CAR-T可能被“中和”而失效。

临床验证靶点:优先选择已有CAR-T成功案例的靶点(如BCMA、CD22),但这样可能会出现靶点同质化。

(2) 抗原表位分析

膜近端表位(靠近细胞膜):可能增强CAR-T活化(如CD19的膜远端表位易被蛋白酶切割,影响持久性)并能够更加稳定饿CAR信号传导。

构象表位 vs 线性表位:scFv需识别天然构象(可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

2. scFv来源与筛选方法

(1) scFv来源

来源

优点

缺点

鼠源单抗

易获得(比如杂交瘤技术)

高免疫原性

人源化/全人源抗体

低免疫原性,适合临床

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噬菌体展示库

高通量筛选,可获高亲和力scFv

后续需要优化稳定性

羊驼抗体

体积小,稳定性高,易穿透实体瘤

可能需要人源化


(2) 筛选技术

噬菌体展示:从大型抗体库(如人类天然库)中筛选高亲和力scFv。通过抗原固相包被或细胞表面展示进行淘选。

酵母展示:可同时评估表达水平和亲和力(流式分选)。

单B细胞测序:从免疫动物或康复患者中直接克隆scFv基因。

3. scFv的优化关键参数

(1) 亲和力

适中亲和力(KD~1-10 nM):过高亲和力(KD<1 nM)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未被杀伤但CAR-T细胞已耗竭。过低亲和力(KD>100 nM)则无法有效激活CAR-T细胞。

(2) 特异性

交叉反应测试:排除与非靶抗原的结合(如正常组织蛋白组芯片筛查)。

脱靶毒性评估:如使用原代细胞共培养或人源化小鼠模型。

(3) 稳定性

热稳定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检测Tm值(>60°C为佳)。

聚合倾向:尺寸排阻色谱(SEC)检测单体比例(>90%)。

表达效率:在HEK293或T细胞中验证scFv-CAR的表达水平(流式/Western blot)。

(4) 免疫原性

若scFv的免疫原性较高,患者免疫系统可能产生抗药抗体(ADA),中和CAR-T细胞或加速其清除,导致CAR-T细胞的持久性下降。此外,scFv较高的免疫原性可能激活宿主B细胞/T细胞,释放更多促炎因子,增加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的可能。

4. scFv功能验证

(1) 体外实验

抗原结合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scFv与靶细胞结合。

CAR-T细胞活化:检测激活标志物(CD69、CD25)及细胞因子分泌(IFN-γ、IL-2)。

杀伤效果:实时细胞分析(如xCELLigence)或细胞杀伤实验。

(2) 体内实验

小鼠肿瘤模型:免疫缺陷小鼠(NSG)接种人源肿瘤,评估CAR-T细胞的浸润和清除效果并监测毒性反应。

因此,在设计CAR的scFv结构或序列时,可以从靶点验证→scFv来源选择→高通量筛选→亲和力/特异性优化→稳定性测试→功能验证→临床前评估等的过程来进行选择,最终获取到高特异性、适中亲和力、低免疫原性、高稳定性的scFv,以构建安全有效的CAR-T细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