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产品中心
定制服务
语言

已上市ADCs药物靶点全景解析(二)

发布日期:2025-07-28 浏览量:20

文章来源公众号:医药学术    作者:医药学术编辑部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的靶向ADCs的靶点分类,详细梳理了c-MET、HER2靶点(详见已上市ADCs药物靶点全景解析(一)),这篇文章我们再继续介绍一下蛋白质类靶点。


【TROP-2】

TROP2(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在多种上皮源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Trop-2可激活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增殖、转移和耐药。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TROP2表达与EGFR-TKI耐药相关。见图1。
图1 靶向TROP2 ADCs作用机制


▼ 靶向TROP2靶点ADC结构

以芦康沙妥珠单抗为例进行分析,见表1。
表1 芦康沙妥珠单抗结构特征


其他靶向TROP的ADCs结构见图2。

图2 靶向Trop的ADCs结构


▼ 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靶点依赖性耐药
表2 TROP2 ADC靶点依赖性耐药特征


▼ 载荷依赖性耐药

药物外排泵上调(如P-gp):降低细胞内毒素浓度 → 换用非P-gp底物载荷(如DXd)。
DNA修复增强(如BRCA突变):联合PARP抑制剂(如奥拉帕利)。
TROP2 ADC通过精准靶向+高效载荷革新了实体瘤治疗,但需平衡疗效与毒性。耐药机制(靶点丢失、信号代偿)和脱靶毒性(血液学、ILD)是主要挑战。未来需优化ADC结构(如高DAR、稳定连接子)并探索联合策略(如免疫疗法),以拓展适应症并提升临床获益。


【FOLR1】

FOLR1(叶酸受体α,FRα)是一种GPI锚定跨膜糖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仅分布于肾小管、肺上皮、胎盘等腔面),但在卵巢癌(76-89%)、三阴性乳腺癌(35-68%)、非小细胞肺癌(14-74%)和间皮瘤(72-100%) 中高表达。FOLR1可激活ERK/STAT3信号通路,促进肿瘤增殖与转移,下调E-钙粘蛋白,增强肿瘤侵袭能力。见图3。
图3 靶向FOLR1的治疗策略


▼ FOLR1 ADC的科学设计逻辑

核心组件优化策略见表3。
表3 FOLR1 ADC组间


▼ 作用机制

精准内化:抗体结合FOLR1后内吞,溶酶体裂解连接子释放毒素。
旁观者效应:亲脂性载荷(如DM4、依喜替康)穿透细胞膜,杀伤邻近FOLR1低表达肿瘤细胞。
克服耐药:在铂耐药卵巢癌中绕过化疗耐药机制,直接诱导DNA损伤或微管解体。见图4。
图4 靶向FOLR1 ADC作用机制


▼ 耐药性挑战

机制:FOLR1表达下调或表位丢失(如Elahere治疗中30%患者出现)。
对策:开发双抗ADC(如PRO1286靶向FOLR1/CD3)或联合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


【总结】

通过靶向Trop2和FOLR1 ADCs分析不难看出,Trop2/FOLR1 ADC通过高选择性靶向+高效载荷递送重塑了实体瘤治疗格局,但面临耐药性与脱靶毒性的双重挑战:
耐药性主要源于靶点丢失及载荷外排,需通过双抗设计、联合表观遗传药物破解。
脱靶毒性中血液学与眼部毒性最为突出,连接子稳定性优化(如亲水性设计)及Fc工程是核心对策。
随着AZD-5335、Rina-S等新一代ADC进入临床,高DAR均质化结构+智能释放技术有望突破治疗瓶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