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产品中心
定制服务
语言

答疑小课堂—逐典全能核酸酶疑惑解答第2期

发布日期:2024-04-03 浏览量:333

Q1:在使用温度低于最适温度37℃时,如何保证全能核酸酶的应用效果?

由于逐典全能核酸酶在0-45°C温度范围下都具有活力,全能核酸酶对核酸的消化效果取决于酶的添加量、消化温度和反应时间,当反应温度较低时,可以适当延长反应时间;不能完全依赖增加全能核酸酶添加量保证消化效果,避免添加量过大导致全能核酸酶残留的问题。

Q2:消化体系中的什么物质会影响全能核酸酶的酶活和消化效果?

消化体系中若含有高浓度的钠盐、钾盐,超过200mM时会受到明显抑制,其余高于100mM磷酸盐,100mM硫酸铵等均会抑制酶活。特别是消化体系中如含有EDTA金属离子络合剂,级全能核酸酶所必需的Mg2+蝥合掉,会使全能核酸酶损失超过90%的酶活力,此时可通过增加Mg2+浓度使全能核酸酶活力得到恢复。

Q3:在病毒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全能核酸酶,后续如何去除以保证疫苗符合核酸酶残留标准?

可根据病毒疫苗的分子量选取超过全能核酸酶分子量2倍的切向流膜包,当然若目标产物分子量较大,选取的切向流膜包(推荐300kDa切向超滤膜包孔径越大去除效果越好,病毒疫苗均为大分子,所以目标产物可以有效被截留,而全能核酸酶可以被除去;以浓缩病毒疫苗为例,超滤置换完成5个体积,全能核酸酶的清除率即可达到99.5%。

Q4:生物制品中全能核酸酶的残留量是衡量生物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判断使用过程中最终产品的全能核酸酶残留量?

全能核酸酶属于重组蛋白表达产品,在生物制品中同样不能有残留,所以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全能核酸酶去除核酸后,还需要对全能核酸酶进行清除,并且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要求。逐典可提供基于ELISA研发的全能核酸酶残留检测试剂盒,检测限可达到0.2ng/mL。

相关推荐